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如何賦能運營驅動型行業
作者:零代碼快速開發平臺 時間:2025-07-11 21:50 人氣指數:
埃德·詹寧斯 (Ed Jennings) 是人工智能運營平臺Quickbase的首席執行官。

埃德·詹寧斯
關稅、供應鏈中斷、地緣政治變化、經濟衰退和通脹擔憂等等: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幾乎持續不斷的混亂之中,各種規模的公司都面臨著挑戰,他們需要在應對不可預測的市場條件的同時保持卓越的運營。
在與無數專家的交談中,從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到項目經理和現場主管,我聽到了無數關于技術敏捷性如何成為決定這些時期成敗的決定性因素的故事。
這種敏捷性通常由低代碼/無代碼解決方案等平臺引領,為最需要靈活性的團隊和員工提供強大的靈活性,以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突然之間,組織無需大量的編程專業知識或高昂的IT投資,就可以快速開發和部署定制應用程序。
這種開發的民主化對于制造業、物流業、醫療保健業和能源業等運營密集型行業尤為重要,因為這些行業的效率提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盈利。然而,復雜的工具可能會嚇跑那些首先是運營專家,其次才是技術專家的團隊和員工。
經濟逆風中的運營要務
當經濟形勢惡化時,以運營為中心的企業面臨著獨特的挑戰。成本壓力加劇,而客戶期望卻保持不變。供應鏈變得更加難以預測。熟練勞動力的招聘和留存也變得更加困難。傳統的應對措施——全面削減成本——可能會在最需要運營能力的時候損害運營能力。
我采訪過的精明領導者和團隊都意識到,過時、缺乏靈活性的系統在經濟不確定時期往往隱藏著脆弱性。曾經看似足夠的遺留應用程序如今卻成了“錨”,拖累了組織的響應能力。
與此同時,大多數行業的傳統解決方案——定制軟件開發——通常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專業人才和數月的實施時間。對于金融服務或軟件開發公司來說,這或許可以接受,但對于體力勞動與機械、技術流程和工作流程相沖突的行業來說,則不然。
低代碼/無代碼平臺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它利用可視化界面和預構建組件,實現了快速應用程序開發,使團隊無需投入冗長且昂貴的IT項目,即可實現工作流程數字化、流程自動化并提升運營效率。這有助于他們將平凡的工作轉化為非凡的成果。
低代碼/無代碼在運營中的戰略優勢
根據我在該行業的經驗,我發現這種方法在應對經濟不確定性時具有三個關鍵優勢:
• 加速價值實現:傳統的軟件開發周期以月(或年)為單位,如今被壓縮至數周甚至數天。周一提出的想法可以在周三融入應用程序,并在周五投入運營。運營改進能夠更快地帶來回報,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效率的提升會影響最終的盈利。質量控制就是一個例子,供應鏈中斷可能會對下游造成巨大且代價高昂的影響。使用傳統的、僵化的軟件解決方案,快速調整質量控制流程幾乎是不可能的。平臺本身缺乏足夠的靈活性。低代碼/無代碼技術提供了這種靈活性,只需兩周即可部署定制的質量跟蹤應用程序,從而避免了六個月的開發時間,并避免了后續的收入損失。
• 民主化創新:低代碼平臺賦能最接近運營挑戰的人員——車間主管、質量經理和物流協調員——能夠直接且有影響力地參與解決方案的開發。一線專家對運營的細微差別有著傳統IT部門無法企及的理解。這種投入彌合了運營專業知識與應用程序開發之間的差距,并帶來了由最了解工作的人員驅動的持續改進引擎。
• 減少技術債務:傳統軟件解決方案往往會成為未來的技術債務——維護成本高昂、僵化、缺乏靈活性且難以改變。低代碼/無代碼平臺本質上具有更高的適應性,能夠根據您的工作方式進行定制,并采用現代架構和自動化維護,從而降低總體擁有成本。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運營需求可能隨著市場狀況的快速變化,這種靈活性尤為寶貴。
領導者現在應采取的三項行動
如果您是運營密集型行業的高管,希望在卓越運營與經濟韌性之間取得平衡,那么您可以采取以下三項具體措施,讓低代碼/無代碼(和人工智能)發揮作用:
• 啟動運營流程評估,并充分考慮數字化轉型。識別那些數字化轉型能夠帶來即時運營價值的高影響力流程。找出目前手動、易錯或數據密集型的工作流程,這些工作流程會拖慢團隊和項目的進度。優先考慮那些直接影響客戶體驗、成本結構或運營靈活性的流程。目標并非徹底的數字化轉型,而是要瞄準那些回報最高、最直接的改進。
• 創建融合運營和技術專長的跨職能開發團隊。組建小型且授權的團隊,將運營流程負責人與能夠快速學習低代碼開發的技術型員工配對。這種對流程的理解和技術能力的結合,將為快速、相關的應用程序開發創造強大的力量。為這些團隊提供適當的治理結構,但要盡量減少阻礙其進展的官僚監督。
• 實施均衡的數字化投資組合方案。與其在轉型技術上押下重注,不如嘗試創建一個由規模較小的低代碼/無代碼項目組成的組合,這些項目的風險狀況和時間表各不相同。有些項目應該能夠立即帶來運營改進;而有些項目則應該構建能力,以取得長期優勢。這種組合方案能夠在管理風險的同時,提升數字化能力。將這些項目視為一系列可選方案,而非單一的轉型項目,可以保持靈活性,系統地構建能力,同時創造一系列成功案例,證明持續改進的可行性。
經濟不確定性和運營強度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低代碼/無代碼開發提供了一種兼顧兩者的方法——無需大量資本投入或專業技術人才即可實現運營改進。
對于那些愿意擁抱這種數字化轉型新方法的人來說,回報是卓越的運營,既不會耗費巨資,也不會造成未來的僵化。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能力與靈活性的平衡或許才是最重要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