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5年4月低代碼平臺在國內的現狀如何?
作者:零代碼快速開發平臺 時間:2025-04-18 11:10 人氣指數: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低代碼平臺作為一種創新的開發工具,正深刻改變著國內軟件開發的格局。截止2025年4月,國內低代碼平臺呈現出多維度的發展態勢。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市場規模的擴大是低代碼平臺在國內發展的顯著特征。艾瑞咨詢預測2025年中國低代碼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18.4億,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則預計該市場規模將達到131.0億元。此前,2023年全年,中國低代碼與零代碼軟件市場規模為63.6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數百億元人民幣,未來5年市場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7.5%。這表明低代碼平臺市場在持續擴大,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行業滲透不斷加深
低代碼垂直行業滲透率顯著提升,尤其在制造、金融、能源等領域形成規模化應用。在智能制造領域,低代碼平臺助力企業實現生產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和優化,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在金融行業,可用于快速開發金融產品和服務應用,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能源領域則借助低代碼平臺實現能源數據的監測和分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時,低代碼平臺的應用場景不斷延伸,加速與實體經濟融合,在國家戰略領域如雙碳,以及教育等行業都有深度滲透。
競爭格局多元化
低代碼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且競爭者類型多元化。2025年,低代碼賽道的競爭越來越多元化,低代碼廠商類型覆蓋原生低代碼廠商、傳統軟件廠商以及云廠商。不同類型的廠商基于自身優勢和特點在低代碼賽道展現出差異化競爭能力。傳統科技巨頭憑借深厚的技術實力和廣泛的市場覆蓋,逐漸形成壟斷優勢;而一些新興的原生低代碼廠商則通過創新的技術和靈活的市場策略,迅速搶占市場份額。例如,得帆低代碼平臺DeCod作為原生低代碼廠商的佼佼者,市場份額穩居獨立低代碼廠商市占率第一,服務超500家國內外大型頭部企業客戶。
技術融合成主流
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成為低代碼發展主流方向,AI驅動的智能化開發能力躍升,如GPT - 4級自然語言生成、自動化測試等成為標配。低代碼平臺通過AI賦能,提升了開發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以得帆云低代碼為例,其全面適配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用戶在租戶后臺可直接調用AI對話彈窗,與得帆云DeCode平臺AI助手交互,在原有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基礎上,增加了對DeepSeek大模型的支持,助力提升開發效率、優化用戶體驗。
普及程度仍待提高
盡管低代碼在全球范圍內已被廣泛應用,其在企業中的滲透率超過50%,但在國內,低代碼平臺的普及程度相對較低。許多企業對低代碼的認知有限,使用率更低。原因在于,簡單易用的平臺難以應對復雜應用,而功能強大的平臺往往面向IT人員,但IT人員對其能力邊界和可用性持懷疑態度。
總體而言,2025年4月國內低代碼平臺市場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教育的深入,低代碼平臺有望在國內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強大的支持。